日前,记者从德国科林工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获悉,由该公司承担的青海矿业集团60万吨/年MTO项目CCG煤气化技术的工艺包设计于近期完成,计划于2017年6月投产。业内人士表示,目前国内已有3个煤化工项目采用科林CCG气化技术,该技术在劣质煤的清洁高效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步凸显。
据科林公司技术总监Kuske博士介绍,科林公司首个CCG气化技术工业化装置于2012年底在贵州开阳化工公司50万吨合成氨项目上投产,所用煤种为当地“三高”(高灰、高灰熔点、高硫分)劣质煤,两套日投煤1500吨级的粉煤气化装置已满负荷连续运行两年多。这是世界首次成功以“三高”煤种为单一入炉煤种的大型气流床气化装置,为“三高”劣质煤种的清洁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。2013年,内蒙古康乃尔化学工业有限公司60万吨/年乙二醇项目也选用科林CCG粉煤气化技术,原料煤采用当地的褐煤资源,项目采用两台日投煤1200吨级的粉煤气化炉。项目将探索实现褐煤清洁高效转化新途径。青海矿业去年10月与科林公司签约,MTO项目引进6台日投煤2000吨级的粉煤气化炉技术,项目所用当地煤种与贵州“三高煤”类似,且氯含量高达0.17%。该项目将为我国高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一条新路径。
青海矿业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,企业在规划新项目时,能耗、水耗和“三废”排放指标均是主要的考虑因素。气化技术的选择更是关系到项目成败,经多方考察和比选后,他们最终选择了煤种适应性强、节能环保性好、投资和运行费用低、技术成熟可靠的科林气化炉。
据介绍,科林CCG气化技术的特点突出表现在气化炉独特的多烧嘴顶置下喷设计。这种设计能够确保煤气化反应更充分,并易于气化炉内壁挂渣,从而保证气化炉在1600℃~1700℃的高温下操作;高温下原料煤碳转化率可达98%以上,而比氧耗却比水煤浆技术低20%~25%,有效成分(CO+H2)高达90%~93%,冷煤气效率达到80%~83%。顶置的多喷嘴设计使得单个烧嘴的结构更简单,控制更加灵活,可大大降低装置的故障率。此外,多喷嘴设计负荷调节余地大,便于实现气化炉的大型化。目前科林公司3000吨级炉型也已完成设计。
科林CCG气化技术的环保优势也很明显。贵州开阳化工有限公司总工丁振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环保优势是他们当初选择科林炉的重要原因之一,两年多的运营情况验证了这一点,生产数据显示,气化装置吨煤耗水量只有0.5吨左右,气化废水中COD平均值小于200mg/L,氨氮平均值小于100mg/L,废水经简单处理后可完全回用,气化固废中几乎无大分子有机物残留,且因其热阻系数大,还可用作建筑隔热材料。
另外,大型装备本土化也是降低煤化工装置投资成本的必由之路。今年7月8日,由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承接的内蒙古康乃尔项目两台科林CCG气化炉完成交付,科林CCG气化炉的本土化之路再进一程。